第三十二章 别离与来信-《初唐:砥砺前行》
第(2/3)页
陈青兕整日想着小丫头图自己什么,跟着左右,安得什么心,现在走了,莫名有些空寥寥的。
陈青兕、彭耆老也返回了铜官村。
本来陈青兕已经领了佐史的职位,应该在县里任职,但戴洪凌显然气量不足,不愿重用,而陈青兕自身也不看好他的未来,没有低头之意,索性以结婚为由,请假回村。
陈青兕在村里深居简出,除了每日的锻炼,就是捧着书本,与彭耆老研究探讨对义兴县,乃至于江南的初步治理。
陈青兕也不再藏私,将自己的看法与彭耆老细谈。
彭耆老的思想治理的方式是以农为本,而陈青兕理念偏向重商,以商业带动繁华。
彭耆老的方案有些过时,江南继续发展农业,只会越来越穷。但陈青兕的想法又有些超前,见效快,但不符合这个时代。
彭耆老有些爱不释手的看着陈青兕写下的方略,反复研读,念到兴起之处,甚至不知觉地提高了声音:“将苏、杭、常三地水路链接,达成民生内循环,自给自足,以江阴为中转,与江北扬州链接,将输送茶叶、歙砚、苏绣开拓商路……好呀,好呀!”
他说着却又忍不住抹泪,叹道:“此法虽好,却不知何时能够实施执行?只怕此生无缘见到……”
陈青兕懂得彭耆老的意思,甚至因为开了天眼,看的更加透彻。
大唐朝廷发展核心在于两京中原,发展的趋势向西,着重于西域丝绸之路,故而除长安、洛阳之外,现在天下发展势头最快的地方是凉陇地区。
凉州七里十万家,胡人半解弹琵琶,这种景象不久便会发生。
其他方向都在次一些……
但河北古来是人口密集之地,山西大唐龙兴处,山东文化中心,所以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。
唯独江南最大的优势特色是地广人稀,产粮大户……
朝廷是不可能放弃江南这块粮仓的,因陈硕真起义,朝廷会因时制宜,放松一些口子,让江南有喘息之机,但真要一味的发展经济,改善民生,朝廷不能坐视不管的。
毕竟西域不安定,吐蕃开始崛起,突厥也不安分,高句丽之患未平,这些都得用到粮食。
其他地方出兵出钱出徭役,远在东南角的江南,自然是出粮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