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年轻的天皇大帝-《初唐:砥砺前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呵!”

    李治轻轻一笑道:“爱卿难得如此夸赞一人,可是得了什么好处?”

    裴炎不免汗如雨下,说道:“一幅虞文懿先生的字帖,臣臣下并非因为字帖才向陛下举荐,是对方真有过人才略,且不满长孙相公打压江夏郡王之事,方才斗胆推荐。”

    他话都说的不利索了。

    “朕自是相信能得爱卿信任,绝非凡人,给朕介绍一二,朕确实缺少信任可用之才。”

    李治的声音轻轻柔柔的,但给裴炎莫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裴炎压着心底惶恐说道:“此人姓陈,名青兕,字负道,是义兴县的佐史。臣这里有他上表的一份奏疏,还有两首他新作之诗。”

    “佐史?”李治声音终于有了小小的变化:“一个小小的佐史,值得你这般举荐,朕真得见识一下。对了,你说他不满朕那舅父打压江夏郡王?什么时候的事情?”

    裴炎道:“上月三十日。”

    李治眼中也有了不小的变化,说道:“倒是一個直臣。”

    敢说长孙无忌坏话的人不少,但敢为江夏郡王李道宗鸣不平的倒是没有几个。

    朝廷不以言论问罪,长孙无忌为了彰显自己大度,不会跟他人计较。但江夏郡王李道宗一事是长孙无忌这辈子最大的污点,犹如逆鳞一样的存在。

    上月三十日,李绩还没有松口,长孙无忌的势力如日中天,敢说这样的话,让李治好感大生。

    李治接过内侍递上来的奏疏,还有两张字帖,他没有先看奏疏,而是打开了字帖,第一首就是《悯农》。

    “倒是贴切!”

    李治给了这般评价,待看到《上李邕》的时候,也忍不住动容道:“惊世诗才,当之无愧。可还有其他作品?”

    裴炎道:“陛下此人年不过二十一,当下唯有此二首诗作。”

    李治并不答话,带着几分期待的看起了奏疏,他从头至尾看了两遍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问了一句:“此人真是二十一?”

    他在看裴炎报告的时候,心中便有一个疑问。

    裴炎之才,他很看重,假以时日,可为自己的左膀右臂。但现在的裴炎缺乏经验,他所学知识皆来自于弘文馆,需要经过历练才堪大用。

    而裴炎的报告中涵盖诸多民生商业方面的细节,这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。

    其中肯定有高人指点,陈青兕显然就是那个高人。

    可陈青兕自己不过二十一,还是小小的佐史,哪来的经验?

    难道真是甘罗、诸葛这样的奇才?
    第(2/3)页